close
在大陸看到"騎樓"是一件多麼稀奇的事?!
就是有這麼稀奇,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大陸看到這麼正港的"騎樓"!(也就是台語俗稱的亭仔腳)

穿過泉州老城區,
來到位於泉州城鯉城區的『天后宮』,

沒想到我們又很幸運的遇到寺廟整修,


宮殿主體幾乎都被鐵皮護欄整個包圍住了,(◢▆▅▄▃崩╰(〒皿〒)╯潰▃▄▅▇◣)
不過如果只是單純的拜拜還是OK的,心誠則靈嘛!
正殿後方有間陳列館,


介紹早期泉州與台灣的交流文化.
走到馬路對面原本只是想拍攝『天后宮』整體外觀,

卻意外的發現了古泉州城南門~德濟門的遺址,



在天后宮附近隨意的走走,

又看到在大陸各式各樣的拼裝車之一,

人們為了掙一口飯,讓自己活下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辛苦了!

但我相信媽祖會保佑每一個腳踏實地.認真過生活的人,一定會的!
簡介
泉州天后宮是現存年代最久、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祭祀著名海神天后的宮廟。位於泉州城區南部的鯉城區天後路,瀕臨晉江,為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是古代泉州城最為繁華的地方。該宮始建於西元 1196年(南宋慶元二年),歷代均有修繕,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2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分佈於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依次有山門、戲臺、東西闕、正殿、東西廊、寢殿、角亭、梳妝樓等,佈局嚴整,風格獨特,建築藝術高超,是海內外眾多天后廟宇的建築範本,也是歷史上天后信仰極為重要的傳播中心。
簡介
走近天后宮外廣場,是泉州古城門南門遺址。古時泉州有七個城門,簡稱羅城七門:東門仁風、西門義成、南門德濟、北門朝天、新門臨漳、塗門通淮、水門通津。
2001年時這裡在做改建工程時被挖掘出來,於是開始對南城門遺址進行挖掘,發現了大量的宗教建築構件,反映了當時泉州宗教的興盛狀況。
延伸閱讀:泉州天后宮 (官網)、鹿港天后宮(官網)、泉州天后宮
就是有這麼稀奇,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大陸看到這麼正港的"騎樓"!(也就是台語俗稱的亭仔腳)

穿過泉州老城區,
來到位於泉州城鯉城區的『天后宮』,

沒想到我們又很幸運的遇到寺廟整修,


宮殿主體幾乎都被鐵皮護欄整個包圍住了,(◢▆▅▄▃崩╰(〒皿〒)╯潰▃▄▅▇◣)
不過如果只是單純的拜拜還是OK的,心誠則靈嘛!
正殿後方有間陳列館,


介紹早期泉州與台灣的交流文化.
走到馬路對面原本只是想拍攝『天后宮』整體外觀,

卻意外的發現了古泉州城南門~德濟門的遺址,



在天后宮附近隨意的走走,

又看到在大陸各式各樣的拼裝車之一,

人們為了掙一口飯,讓自己活下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辛苦了!

但我相信媽祖會保佑每一個腳踏實地.認真過生活的人,一定會的!
簡介
泉州天后宮是現存年代最久、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祭祀著名海神天后的宮廟。位於泉州城區南部的鯉城區天後路,瀕臨晉江,為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是古代泉州城最為繁華的地方。該宮始建於西元 1196年(南宋慶元二年),歷代均有修繕,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2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分佈於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依次有山門、戲臺、東西闕、正殿、東西廊、寢殿、角亭、梳妝樓等,佈局嚴整,風格獨特,建築藝術高超,是海內外眾多天后廟宇的建築範本,也是歷史上天后信仰極為重要的傳播中心。
簡介
走近天后宮外廣場,是泉州古城門南門遺址。古時泉州有七個城門,簡稱羅城七門:東門仁風、西門義成、南門德濟、北門朝天、新門臨漳、塗門通淮、水門通津。
2001年時這裡在做改建工程時被挖掘出來,於是開始對南城門遺址進行挖掘,發現了大量的宗教建築構件,反映了當時泉州宗教的興盛狀況。
延伸閱讀:泉州天后宮 (官網)、鹿港天后宮(官網)、泉州天后宮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