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邂逅.吳哥窟 (37)
- Jun 16 Sat 2012 19:27
Angkor‧絮語
- Jun 16 Sat 2012 14:32
0505 難得悠閒的早晨
經過連續四天的超早起.早起跟很早起,
今天終於可以放鬆的睡到爽了,
- Jun 15 Fri 2012 15:08
0504<巴肯山>Phnom Bakheng&大吳哥南城門‧日落
巴肯山(Phnom Bakheng)位於吳哥窟西北1.5公里處,是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將王都遷往吳哥區域後,城市中心和國王廟的所在地,Phnom(發音為『弄』)就是山的意思,這個都城當時的名稱叫做 『Yasodharapura』,而位於巴肯山頂的國王廟則被命名為『Yasodharesvara』,意思是『Lord of who Bears Glory』承擔所有榮耀的王者之意。這座國王廟由耶輸跋摩一世在西元 907 年建造完成,但在西元 928 年時被廢棄不用,並於西元 968 年再由當時在位的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重新修建。
巴肯山又名『Vnam Kandal』,意思是中央之山,雖然被稱之為山,但實際上只有海拔60公尺高,只算得上是一座小丘陵,不過對地勢低平的柬埔寨來說,這座小山卻象徵了宇宙的中心,實際的高度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 Jun 14 Thu 2012 19:17
0504羅洛士遺址群‧<比列科寺/神牛寺>Preah Ko
- Jun 14 Thu 2012 15:22
0504羅洛士遺址群‧<巴孔寺>Bakong
羅洛士(Roluos)時期有三座著名的神廟,由北到南分別是羅蕾寺(Lolei)、比列科(Preah Ko)、和巴孔寺(Bakong)。吳哥有許多寺廟都象徵著須彌山,而巴孔寺便是第一座以須彌山為宇宙中心概念的建築,這對之後的建築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巴孔寺(Bakong)
- Jun 13 Wed 2012 21:34
0504羅洛士遺址群‧<羅蕾寺>Lolei
【羅洛士遺址群 Rolous Group】
西元802年,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結束了柬埔寨分裂的局面,在距離暹粒城東南方15公里的訶里訶羅洛耶(Hariharalaya),也就是現稱羅洛士的地方建都。為了將王權神格化,以維持柬埔寨的統一,於是開始建廟舉行祭典,而現今【羅洛士遺址群】三處遺跡:比列科(Preah Ko)、巴孔(Bakong) 以及羅蕾(Lolai)都是在西元9世紀由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I)至其子~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時期所建,此地區為吳哥窟遺址的前身,任何一處都是吳哥王朝中最古老的遺址,更是柬埔寨最古老的歷史建築,被稱為「高棉藝術的開端」。
- Jun 11 Mon 2012 12:57
0504<女皇宮/班蒂斯蕾>Banteay Srei
Banteay Srei,即「女人的城堡」之意,又稱「女王宮」。是當時吳哥唯一非國王所建的主要廟宇,周圍原是一個名叫Isvarapura的市鎮。
這座位於「大吳哥」東北方約21公里的印度教寺廟建於公元967年的羅真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王朝,而於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此寺為羅真陀羅跋摩王朝的一位大臣Yajnavaraha所建,為了不冒犯國王,便將建築尺寸及規模縮小(例如廟堂的大門僅一百五十公分高),一般人出入都皆須彎腰而行。(根據奠基石的記載,Yajnyavaraha既是一位學者也是一名慈善家,救助人民於病痛、冤屈或貧苦)
- Jun 10 Sun 2012 19:50
0504<小吳哥皇城>Angkor Wat‧日出
- Jun 10 Sun 2012 16:22
0503<吳哥的微笑>Smile of Angkor
離開,
直接前往位於市郊的,
- Jun 09 Sat 2012 21:12
0503<小吳哥皇城>Angkor Wat(下)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首先自眾神廟裏選中小吳哥,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中國元朝大臣周達觀也曾在七百年前目睹小吳哥之雄偉,在其著作『真臘風土記』中形容其為「魯班墓」。魯班是中國春秋時著名的巧匠,周達觀萬萬沒料到,當時中國視為南方的蠻夷之邦竟有此文明。
- Jun 09 Sat 2012 11:01
0503<小吳哥皇城>Angkor Wat(上)
佔地約195萬平方公尺的小吳哥皇城是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所留下的不朽證據,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其藝術傑作不僅展現在吳哥窟的建築本身,精緻的浮雕石刻更是箇中的無價之寶,也是整個吳哥藝術中最具精華的代表地點。
- Jun 06 Wed 2012 21:05
0503<荳蔻寺>Prasat Kravan
荳蔻寺 (Prasat Kravan) 性質並非是作為國都中心的王國廟,也不是祭祀先王的祖先廟,而是祭祀毗濕奴 (Vishnu) 的寺廟。神廟不是國王下令所建,可能是類似法院等機構所建的。這座建築外表看起來並沒有很特別,一列五個塔建在一層不甚高的台基上,但在它磚造的外表之內卻有著精美的雕刻。
此外『Prasat Kravan』在柬語的意思是荳蔻(Kravan) 神廟(Prasat)。
- Jun 04 Mon 2012 05:41
0503<班蒂喀黛>Banteay Kdei&<皇家浴池>Sra Srang
班蒂喀黛在柬語裡意旨「僧侶之城」,一般認為當初興建前,這裡曾有一間名為喀黛的僧寺存在。
- Jun 03 Sun 2012 10:35
0503<塔普倫廟>Taprohm Temple
吳哥王朝的國王加亞華爾曼七世於西元1181到1201年間統治真臘,即位時大約已過五十歲。
相傳建於12世紀末(公元1186年)的塔普倫寺是加亞華爾曼七世為紀念其母后所建,所以又稱「母廟」。此處位於吳哥窟南部33公里 處,四周長、寬據說原有1000公尺 、600公尺 ,採巴揚式建築風格並呈東面建築,尊奉婆羅門教及佛教,當年它是一所擁有高僧、祭司,舞女,具有廟宇和修院雙重功用的神殿,當地人稱之為「小吳哥窟」,但是現在崩落毀損的情況相當嚴重,目前只剩下長、寬各為40公尺 及30公尺 的內層圍牆了。
- Jun 02 Sat 2012 17:32
0503<塔凱歐寺>Ta Keo
也是第一座完全以砂岩興建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