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摸黑起床的凌晨四點,
窗外正下著雷陣雨,
幾經考慮之後,還是決定要跟老天賭一把,
凌晨五點,天空依然閃電不斷,
載著我們的嘟嘟車一路往郊外奔馳,朝著崩密列的方向前進,
途中雖一度下起傾盆大雨,卻絲毫未減我們出遊的興致.

嘟嘟車雖然搖搖晃晃,但坐在上頭卻是異常的好入眠,
不知不覺的睡了大概一個多小時,
醒來後發現已經出大太陽了!
下一張(熱鍵:c)
一大早就出門的我們早就惡的飢腸轆轆,
決定隨便找個早餐店吃東西,
鄉下的雞肉吃起來總是特別的鲜甜有嚼勁,
但環境也特別不衛生,
不過,在這三個禮拜的訓練後,我想我越來越可以裝做若無其事,
面不改色的把早餐吃完了.

吃完早餐後再坐一會車就抵達崩密列的售票口,
位於吳哥古蹟群以東的崩密列並不被包含在一般的吳哥觀光票券範圍,
所以需要另行購買五美金的門票,
下一張(熱鍵:c)
通過驗票口後再駛大約五百公尺即可看到護城河,(長1.2公里,寬0.9公里)
裡面種滿了蓮花, (但是我忘了拍)
這裡大多數的巨龍(蛇)NAGA都已被破壞殆盡,
只剩下一個比較完整的,但是我依然沒拍到,
下一張(熱鍵:c)
隨著腳步邁進,映入眼簾的是早已崩塌頹圮的建築,
下一張(熱鍵:c)
崩密列(Beng Mealea),高棉語意指荷花池。其距離吳哥古蹟群以東40公里,相傳崩密列是蘇耶跋摩二世為了建造他夢想中的寺廟-小吳哥而先模擬建造的。這座供奉濕婆神的印度教寺廟,其規模大小不亞於小吳哥(請點選),是吳哥建築群第一座完全用沙石建築的寺廟,也一座破敗、隱秘,未經修繕的寺廟,這座神廟從來沒有完工,原本應該有浮雕的寺牆上都空空如也比較粗略,歷經歲月的侵蝕和赤棉戰亂,很多建築都已經損毁,而且很難再被復原。
下一張(熱鍵:c)
這裡目前仍被叢林嚴密的包圍著,幾乎保持當時被發現時的原貌,
一開始跟著當地導遊在亂石堆上爬上爬下,的確頗有探險的味道,
下一張(熱鍵:c)
不僅要留意會失足滑倒,還要小心別撞到頭,
(會這麼說是因為我撞到兩次頭,有種快腦震盪的感覺)
下一張(熱鍵:c)
俗稱蛇樹的卡波克樹(Kapok)四處蔓延.盤據著建築群,
下一張(熱鍵:c)
讓這裡帶有一點塔普倫寺(請點選)的影子,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寺內到處可見裝飾用的假門,假門也是吳哥建築的一個特點。 
真門可以進出,假門則是雕刻家們創作精美絕倫的雕刻展示空間。
下一張(熱鍵:c)
石柱與倒落的山型牆上述說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故事,
可惜的是有些雕刻早已被盜取變賣,空留遺憾與悵然,
下一張(熱鍵:c)
鑽過橋墩底下,來到神廟的另一邊,
下一張(熱鍵:c)
看到了婀娜多姿的Apsara女神浮雕,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聽中文班學生翻譯導遊的解說得知,這塊石雕描述著(請點選)的故事,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看到四散的石塊心中不免覺得惋惜,但也學著欣賞這殘缺而獨特的美,
下一張(熱鍵:c)
越過這一頭之後便有為了方便遊客參觀而搭建木製走道,
下一張(熱鍵:c)
吹著徐徐微風,隨著高低起伏的棧道,瀏覽這裡的一切,
下一張(熱鍵:c)
因為導遊是用柬文解說,再由學生翻譯成中文給我聽,
下一張(熱鍵:c)
所以內容可能會有些許的誤差,
就算我不小心聽到團體中文導遊的解說也只是隻字片語,
無從介紹給大家知道,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因此此行就單純的當作欣賞古蹟之美,
不在雕刻的內容和建築構造多作著墨,
回上一層(熱鍵:b)
靜下心,你會體會到神秘的崩密列也有恬靜舒適的一面,
回上一層(熱鍵:b)
凌晨出門只是為了比旅遊團體早一步抵達這裡,
感受那份未被打擾的寂靜.


參考資料:維基互動百科U Travel
延伸閱讀:(一)2007(二)2010(三)
20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kyya 的頭像
    vickyya

    It's my life !

    vicky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